吴佩孚(1874年4月22日—1939年12月4日),字子玉,汉族,山东蓬莱人,祖籍江苏省常州(延陵郡)。他是民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,直系军阀的首领,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,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、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。
在北伐战争中,吴佩孚的军队被国民革命军击败,他本人逃往四川,后又返回北平。九一八事变后,吴佩孚多次参加反日活动,坚决反对日本的侵略行径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吴佩孚身处敌占区,但始终拒绝与日本人合作,保持了坚定的反日立场。1939年,吴佩孚因牙疾经日本医生治疗后暴死,终年65岁。关于其死因,有传闻称他可能是因拒绝与日本人合作而被谋杀。
吴佩孚不仅是一位军事将领,还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,能诗会赋,被称为“学者军阀”。他一生不纳妾、不积公金、不留洋、不入租界,被誉为“三不大帅”。
初至黄州走笔示云史 清末至民国 · 吴佩孚
为谋统一十馀秋,叹息时人不转头。
赢得扁舟堪泛宅,飘然击楫下黄州。
(时僚幕星散,惟圻侍左右而已。)
首句:“为谋统一十馀秋”,直接点明了作者多年来致力于国家统一的努力。“十馀秋”表明时间之长,反映出吴佩孚为实现国家统一而付出的长期努力和坚持。然而,尽管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,但结果似乎并不如他所愿。
次句:“叹息时人不转头”,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局的无奈与失望。他叹息的是,尽管自己一心为国,但时人(即当时的民众或同僚)却并未能理解和支持他的统一大业,甚至可能对他的努力视而不见或持反对态度。这种孤独与无助的感觉,让作者不禁发出深深的叹息。
三句:“赢得扁舟堪泛宅”,在经历了种种挫折与失望之后,作者似乎找到了一种超脱与自适的方式。“扁舟”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来象征隐士的逍遥自在,“堪泛宅”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随遇而安、以舟为家的生活态度。这里,作者似乎在说,既然时人不理解他的抱负,那么他就选择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方式来面对生活,将扁舟作为自己的居所,随波逐流,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。
末句:“飘然击楫下黄州”,这一句描绘了作者乘船前往黄州的情景。“飘然”二字不仅描绘了船行的轻盈与自在,也暗含了作者心境的洒脱与超然。“击楫”则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动作,它源于东晋祖逖“中流击楫”的典故,原意是表达收复失地的决心和壮志。但在这里,它更多地被用来表达作者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与从容。即使时局艰难,他依然能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,勇敢地面对未来。
赤壁春夜书示云史 清末至民国 · 吴佩孚
戎马生涯付水流,却将恩义反为仇。
与君钓雪黄州岸,不管人间且自由。
首句:“戎马生涯付水流”,这句诗开篇便以沉重的笔触回顾了作者的军旅生涯。“戎马生涯”指的是他长期征战沙场、驰骋疆场的日子,这些日子充满了刀光剑影、生死较量。然而,这一切如今都已成为过去,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,仿佛都“付水流”了。这里既有对逝去岁月的惋惜,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
次句:“却将恩义反为仇”,这一句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。在军旅生涯中,他或许曾对某些人、某些事怀有深厚的恩义之情,但世事难料,这些恩义最终却可能因种种原因而转变为仇恨或误解。这种情感上的反转,让作者深感无奈和痛心。同时,这句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的脆弱性。
三、四句:“与君钓雪黄州岸,不管人间且自由”。这两句诗突然转折,从沉重的回忆中跳脱出来,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、追求自由生活的美好愿景。作者想象着与友人(云史)一起在黄州岸边垂钓雪景的情景,这种画面宁静而美好,充满了诗意和浪漫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他们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和纷争,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由。这种“不管人间且自由”的态度,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,也是他对现实社会的一种逃避和反抗。
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的手法,展现了作者从回忆到超脱、从无奈到向往的情感变化过程。在戎马生涯的沉重与恩义反仇的苦涩之后,他找到了一个可以寄托心灵、追求自由的地方——那就是与友人一起在黄州岸边垂钓雪景的宁静时光。这种情感的转变和升华,不仅体现了作者个人的心路历程,也反映了那个时代许多人在面对社会动荡和人生困境时的共同心声。
除夕见示 清末至民国 · 吴佩孚
转为新年惜旧年,金戈铁马事茫然。
近来省识閒中乐,自注清波洗水仙。
首句:“转为新年惜旧年”,直接点出了诗的主题——除夕之夜的思绪。在辞旧迎新的时刻,诗人心中不免涌起对旧年的留恋与珍惜。新年与旧年的交替,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更迭,使得诗人对过去的一年产生了深深的怀念之情。
次句:“金戈铁马事茫然”,这里,“金戈铁马”是战争场面的象征,用以比喻诗人过去军事生涯的辉煌与艰辛。然而,如今这些往事在诗人心中却变得“茫然”起来。这种茫然,既可能是对过去战争岁月的淡忘与模糊,也可能是对那段历史意义和价值的重新审视与反思。诗人可能意识到,那些曾经的荣耀与苦难,在时间的洪流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和重量。
三、四句:“近来省识閒中乐,自注清波洗水仙”。这两句诗是诗人心境的转折与升华。在经历了对旧年的怀念和对往事的茫然之后,诗人开始领悟到一种新的生活态度——“閒中乐”。这里的“閒”字,可以理解为闲暇、宁静之意。诗人发现,在忙碌与纷争之外,还有一份宁静与闲适的乐趣等待着他去体验。于是,他选择了一种清雅的生活方式,用清澈的波水来洗涤心灵,仿佛是在净化自己,让自己像水仙一样清新脱俗、超凡入圣。
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的手法,展现了诗人在除夕之夜从怀念旧年到反思往事,再到领悟新生活态度的心理变化过程。诗人以金戈铁马象征过去的辉煌与艰辛,以閒中乐表达当前的宁静与闲适,通过自注清波洗水仙的形象描绘,传达出他追求心灵净化与超脱世俗的情怀。
黄州早春登城 清末至民国 · 吴佩孚
两字功名百战哀,江山无改此登台。
举杯独酌看周易,樊口江鱼下酒来。
首句:“两字功名百战哀”,开篇便点出了“功名”与“百战哀”的对比,透露出诗人对于功名的复杂情感。“两字功名”简洁而深刻地概括了人们追求仕途、建立功勋的普遍愿望,而“百战哀”则暗示了为了实现这一愿望所付出的巨大代价,包括无数次的战斗与牺牲。这里的“哀”字,既包含了战争带来的悲痛与哀伤,也隐含了诗人对功名背后沉重代价的深刻反思。
次句:“江山无改此登台”,将视线从个人的功名哀愁中拉远,转向更为广阔的江山景色。诗人站在城楼上,眺望四周,只见江山依旧,景色未改,而自己却已历尽沧桑。这种对比,使得诗人更加感慨人生的短暂与无常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。在永恒的江山面前,个人的功名似乎变得微不足道,但这种感悟并未让诗人消沉,反而激发了他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。
三、四句:“举杯独酌看周易,樊口江鱼下酒来”。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城楼上独自饮酒、研读《周易》的情景,以及他品尝樊口江鱼的惬意生活。在这里,“举杯独酌”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超脱,他不再为世俗的功名所累,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自在、更为纯粹的生活方式。同时,“看周易”则暗示了诗人对宇宙、人生等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与探索。而“樊口江鱼下酒来”则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情趣与闲适,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、鲜活。
整首诗通过对黄州早春城楼的描绘,以及对功名、江山、人生等主题的深刻思考潮州期货配资,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。他既对过去的战争与功名有着深刻的反思与哀愁,又对眼前的自然景色充满了敬畏与赞美;他既感受到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,又在孤独与超脱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与意义。这种矛盾而统一的思想情感,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艺术感染力和哲学意蕴。